我不知道你没有和我同样的感受,总感觉自己的名字怪怪的,感觉别人的名字就特别好。
高中语文老师
因为感觉自己的名字不太好,在高二的时候,在自己的作文本里,加了一个小纸条,大概意思是:请语文老师,帮我换个名字。
就这样,语文老师,在下课后说:张宗彪,你来我办公室一下。虽然已经快20年了,现在回忆起来依然那么的清晰,老师的面貌和交谈的场景依然在脑中能清晰浮现。
出了教室后,语文老师就跟我说,张宗彪,这个名字很好啊。
宗是祖宗的宗;
彪是彪炳卓著的彪,意思就文采显著;
宗彪的意思就是祖宗希望你文采显著。
听完语文老师的解释,我都感觉瞬间高大上许多,语文老师的这个解释,对我今后的影响很大。
玄学王大友老师
在我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一本王大友《掌纹诊病实用图谱》,废寝忘食的读了5-6遍,将近2-3月内不怎么和朋友出去玩了,专心看书并了解这个作者信息。
年因为王大友老师新书上市,天天在网上刷新,等着购买。新书发布后,购买一个系列。现在这个系列书籍已经买不到新书了,即使想买也是二手高价书。心里还是有种喜悦感,因爱好,有了一次收藏高价书籍的机会,目前也是唯一一次收藏了具有收藏价值的书籍。
年重新择业,瞬间想换个名字,就像电视剧里一样,塑造新的自我。
每个名字塑造不同的人物,有不同职业、性格,把自己生活活成电视剧,让自己也有当主角的机会。开始名字的更换,也是不断的尝试,开始别人喊我新名字“张小前”,喊我多次,我都不知道在喊谁?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挺好笑的。现在如果陌生人喊我张宗彪,我有时候也不确定是在喊我的名字。
年去北京拜见王大友老师,带了一箱濮阳特产桃源建民牛肉耗辣椒,花费了元预约了王大友老师,大概聊了1个多小时,主要是聊了自己的困境和一些王大友老师书上的疑惑。
此时此刻,回想起这一幕,还是历历在目。我对知识的渴望,和已知疑惑的探索,从未止步。但也会根据利弊关系,合理安排学习深度。
八字李嗣桐老师
这段年的经历说起来,有点搞笑。具体怎么认识,已经记不起来了。
想学学八字,但是又没有那么多钱,所以我跟李老师商量,能不能分期付款?最后我给了他方案,他同意了。各种背诵,笔记一大推,没事就天天背,最难还是各种换算,堪比函数,变量又多。
钱和时间的问题,最终放弃了。此时我知道了自己的八字。
本来开始的时候,我取“丙”字是因为高中有个同学,含有这个字,对我印象太过于深刻,所以取用“丙”。为了区别“丙”,我加了一个火后,就是“炳”。
因为我本身喜欢文化类,就加了一个“文”字。开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用文炳,还是炳文更合适。正好我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