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腾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电商不是救命稻草,体验才是突围之道
TUhjnbcbe - 2021/8/18 3:33:00

年似成百货业最后的辉煌记忆。去年以来,整个行业几乎看不到什么好消息,衰退、下滑、下降、关店似成线下百货零售发展的关键词。

而《中国连锁百强报告》的发布更加深了行业的忧虑。报告显示,去年是连锁百强有统计以来销售增幅最低的一年,也是用工数首次减少的一年,47家以百货为主营业态的企业销售仅微增2.7%,增速、销售额在各业态中最低。

对比前几年的“*金时期”,难免给人以“河东河西”之叹。曾经高大上、风光无限的百货业怎么了?实体百货店还有未来吗?它的出路在哪里?

一、百货业的“三座大山”

O2O全渠道转型艰难,压力山大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道出了百货业向全渠道零售转型的尴尬。

几乎所有的实体零售企业都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O2O全渠道上,但这种转型并没有给它们带来多少慰藉,拥抱互联网非但没有使实体零售“如虎添翼”,甚至没能止住业绩的持续下滑。

苏宁行动得最早,它的转型还带有主动色彩,据说目前已初见曙光。它历时数年、承受巨亏、堪称悲壮的转型令人感佩。但财报显示,苏宁年线上营收.91亿,占总营收亿的23.7%,虽说非常不错,但它的亏损额高达14.59亿。转型数年,苏宁似尚未尝过盈利滋味,也许这是必要的代价,但这代价显然过于沉重,非一般企业所能承受。

飞牛网依托大润发强大的供应链,发展势头良好,听说运行一年订单量猛涨十倍。它运行首年投入了3.6亿,销售2亿,亏损1.6亿,准备再“烧”10亿全国铺开。老笑感觉,它的进展算得上顺利,也完全有可能做成。但*明端还表示有不少的问题急待解决,烧钱会不会止于10亿也是未知之数。

山西“美特好+1号店”PK“唐久+京东”去年启动时搞得轰轰烈烈,如今却有点偃旗息鼓。因不了解情况不好妄评,但按常理推测,应无大的突破,否则恐怕不会这样悄无声息。但北京的华冠商业却的的确确先后撤出了淘宝、京东,改为自建平台。

这或说明,线上依然是个“烧钱”的行当,全国性的连锁企业依托其庞大的线下门店网络和雄厚的资金实力,通过精心布局、大量投资或可取得进展,打开局面,但区域性企业自建平台固然不易,“背靠大树”也未必好乘凉。据说合作一年,京东的系统并未与华冠对接,库存实时监控、订单实时到店都没有实现。

与标准化程度高、可复制性强、信息系统强大的电器连锁、大卖场相比,以联营占主导、不掌握商品款式、价格、库存的百货业转型难度无疑更大,商品的数字化就是一道绕不开的“坎”,而即使解决了货品的数字化,这些商品在线上也没有任何价格竞争力。

或因此,尽管阿里是银泰的第二大股东,双方的合作堪称紧密,但银泰的电商迄今也难言成功,银泰集团去年的总销售是亿,微增了0.8%,显然与阿里的合作并未给银泰插上“翅膀”,据说它的电商团队由高峰时的近千人缩减到目前的50多人。

其它的,王府井的全渠道做得风生水起,它的门店增长了3.7%,但销售却下降了6%。据说王府井电商项目去年亏损多万,日成交额仅多元,最高时期也不过万余元。天虹的全东道引流布局、线上“网上天虹+微品+

1
查看完整版本: 电商不是救命稻草,体验才是突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