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上海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教育高地,全国教育改革的示范区和先行者,坐拥着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享受着出类拔萃的教育质量。作为全国“天命所归”型地区的代表之一,上海呈现投入高,回报好的头部效应,你也许好奇“天命所归”型是...?
感兴趣的可以翻阅我们往期专题哟猛戳下图直通
?????
钱研菌本期试图通过更全面化的视角,数读上海这个“教育特区”:
普通学校资源丰富
高等院校数量名列前茅
经费投入全国领先
高职称师资占比高
各阶段生师比低于全国平均
下面,让我们开始用数据说话!
“硬件”配置——优质的学校
根据上海教育年报所记载,上海市共有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及工读学校所,共有在校学生.4万人。义务教育入学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撇开义务阶段,上海拥有着四所工程大学以及6所工程大学,一流高校数量在全国层面位列三甲(如下图)。
可以说,优质的学校资源给上海教育特区奠定了扎实的“硬件”基础。
“硬件”配置——充足的经费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根据市教育局发布的数据来看,在全国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支出力度的大环境下,上海市对于教育的经费预算支出投入每年相较于前年都实现了增长。
从增长速度来看,上海在至年间,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开始加大,在年甚至较前年增加了30.88%。而后的几年,虽然经费增加的力度有所下降,但仍有增加,整体趋势更趋于平缓,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在年也达到了.65亿元的高峰,并较去年增长了4.2%。在如此庞大的经费支持下,上海教育的各个项目也得到了充足的支持。
从生均绝对值来看,上海在各阶段都位居前列,在小学、初中、高中以及高等教育方面,经费分别位列全国第3、第3、第2和第3(见下表)。
这意味着上海市在教育全周期的经费投入都领先于全国,充足的教育经费使上海本地宝宝能够拥有更好的教育硬件,包括但不限于师资、设备、教材以及辅助教件等。
经费与收入的正向效应
教育经费充足,学生人均享有的教育经费更多,相应的教师工资也就更高。在教育相关从业人员收入方面,上海的教师工资同样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位置。(见下表)年教育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同比上涨了3.8%,排名全国第四,私营单位排名相较于国营更高。
通俗点说就是上海民办教育机构的工资在全国的排位更靠前一些。
由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出上海教育特区的经费闭环,更高的经费投入正向推动了教师的工资收入,更高的工资收入能够吸引来更优质的教师资源,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提升了生均教育资源的覆盖密度,进而催生更优异教育质量,更优异教育质量从而带动了更多地教育受众,然后又创造了更高的经费。
“软件”配置——丰富的师资
上海小学、初中师资力量充足,高中尤为显著。生师比是作为衡量一个地区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地生师比低一般就意味着其师资力量更为充足,教师对单个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