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腾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跳起来拥抱变化那些出走央视的马东罗振宇
TUhjnbcbe - 2021/6/18 15:59:00

这是干嘛播客第篇原创,共字,阅读需10分钟

?

年,张泉灵离开央视,在解释自己为什么离职的微博中写到:我要跳出去的是鱼缸,不是央视,不是体制,而是我已经在慢慢凝固的思维模式。

年初,张泉灵天天咳血,医生怀疑是肺癌。后来癌症的可能性被排除,张泉灵却开始思考下半生。

央视舞台上18年,她是《东方时空》总主持人、《人物周刊》《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栏目主持人,她的名字和“央视国际部”“长江韬奋奖”联系在一起,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这个世界最新的讯息,清晰地看到互联网正在像水和空气一样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却没有丝毫亲身体验到时代变革的实感,于是突然在时代的浪潮前没着没落了起来。

“不是央视,不是体制”,但毫无疑问,体制内的央视,无论工作流程还是工作环境,都有着不可改变的陈旧之处。在这样的环境里,“媒体人”是痛苦而又分裂的。

同样是年,央视《焦点访谈》有一位女调查记者也离职了,她的名字是武卿。那一年离职的人当中,武卿留下了一篇名为《告别“焦点访谈”我创业了,临了有些真话想说》的辞职告白。

在文中她说,在央视的13年,没有后悔,只有感恩。只是内心的空洞越来越大,以及生产力和创造力不能充分释放的压抑感,离地三尺找不到着落的空洞感,促使她做出了这个决定。

交出记者证的那个早晨,央视旧台址的方楼安安静静,绝大多数栏目都搬去新台址。武卿看四周没人,就偷偷亲了那个证件一下,拍了个照,心里默默说:“永别了,我13年的职业记者生涯。”去羊坊店路附近办最后一道手续时,瞥见铁道大厦,忽然湿了眼睛,然后躲进路边的树影里站了好一会儿。

那之前的一年,武卿花了数月做一个调查报道,却在本应播出的当天上午,临时被通知“不能播出”,这是她两年来被拿下的第六个监督报道,似乎也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那之后,武卿开始闭门不出,待在家里大量看书、写东西、研究新媒体。与她多年未联系的袁正明副台长曾给她打过“听说你研究新媒体,咱俩聊聊吧。”袁正明是那时,央视刚刚起步的新媒体业务负责人。

后来武卿用了近两个月时间,研究加请教专家,做了一份名为《央视转型方略》的研究报告。又用了三个月时间,研究在线教育,做出一个名为“央视创业慕课”的项目策划,希望推动内部创业。

对于一家电视台,尤其是央视这种,可以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电视台来说,转型是个大事,急不得!但是,对于一个等待多年的老记者来说,分秒都显得珍贵。武卿等了一段时间,但最终失去了等待的力气。离职创办了奇霖传媒,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同样离去的还有张泉灵,在巨大的恐慌之后,张泉灵亲赴一线,以个人身份去互联网公司做深度调查,遇到了猎豹移动的CEO傅盛。在后来的一次晚餐中,傅盛对她说:“我要做一个专注于早期创业的基金,你来和我一起干吧。”

置身于年轻又有些凌乱的创业团队,张泉灵感受到了强大的活力,与致命的感染力。她用一位传统精英的目光,审视出的结论一再被事实颠覆,很多一开始“特别看不上”、“不过如此”的项目,几个月后,却能出现翻天覆地的进步。互联网模式下,用户增长的节奏、速率和量级,都超出了她的认知,而资本的力量又使这种速度进一步加速。

张泉灵不得不动心,她说:“生命的后半段,我想重来一次。”

?

年9月21日,《奇葩说》第五季上线。这台节目的台前和幕后,都站着马东。

早年,马东的身上,始终笼罩着父亲马季的光环与阴影。人生的前27年,因为父亲坚决不让他学相声,他在澳大利亚留学,读的是当时最火爆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做了4年的“码农”。

可骨子里的语言天赋和家学渊源,让他很难甘心。他喜欢说话,喜欢到26岁放弃了国外的工作,回国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电视专业。年进入湖南卫视,又在年通过了《挑战主持人》制片人的竞聘,成功来到中国传统电视媒体人的圣殿--中央电视台。

马东正式踏入媒体行业的时候,30岁。来央视之前,马东在湖南卫视做的节目叫《有话好好说》,可开播没多久,就因为话题敏感被勒令叫停。到了央视之后,马东做出了《挑战主持人》、《文化访谈录》等著名节目,离开的时候,他44岁。

年马东辞职后,去长江商学院深造,遇到了爱奇艺的CEO龚宇,第二年他前往爱奇艺担任爱奇艺的首席内容官。年,《奇葩说》横空出世;年9月,马东从爱奇艺辞职,创办了米未传媒。

大多数人知道,马东出身央视,但很少有人知道,米未传媒的另一位创始人牟頔,也出身央视。甚至米未这个做出了中国最新奇、最前沿网综的创业团队中,一大半的初始班底,几乎都流淌着“央视”的血液。

80后的牟頔,曾是央视最年轻的导演。她跳槽爱奇艺的时候,带来了30人的制作团队,这个团队曾经制作过《喜乐街》。那是央视唯一一档可以对外出售版权的节目,她为了把节目卖给爱奇艺找到了马东,却被马东连人带团队挖到了爱奇艺。

马东许诺,给她一个全是年轻人的团队,让他们可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去做他们真正想做的节目。于是就有了年11月《奇葩说》的横空出世。节目的方向,是一句让团队成员热血沸腾的话:“向世俗既定的黑白对错宣战!”

新一代媒体人的情怀与梦想,就这样被书写在了互联网的篇章。

?

把内容付费推上极致的,是前央视人罗振宇。

罗振宇曾经是央视《对话》栏目的制片人,年离开央视加入《第一财经》,在后者的栏目《中国经营者》里,罗振宇要求,把节目结束语改为他个人3分钟的脱口秀,制片人不肯,只给他1分钟。

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罗振宇就自己想办法,一点一点的把时间拱出来。他的总结语越到后来,时间越长,一句赶一句,逻辑性特别强,制片人完全没法下手去剪,只能认了。

这样的内容表现方式,和后来的《罗辑思维》几乎一模一样。年,新媒体的第一波浪潮来袭,罗振宇抓住机会,正式推出了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上线仅一年后,《罗辑思维》就交出了优酷点击量破亿,单集平均点击量超百万,

1
查看完整版本: 跳起来拥抱变化那些出走央视的马东罗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