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视觉中国
如果没有疫情,9天后,第32届夏季奥运会就将在日本东京举办。然而,现实中,东京奥运会已顺延至年的同一时间举办。
尽管如此,奥运会这项全球顶级体育IP依然是香饽饽,各行各业的顶尖企业围绕着奥运相关营销资源展开的争夺战,仍然如火如荼。
7月10日,法国IT服务公司Atos(源讯)与国际奥委会续约至年。Atos在年开始了与国际奥委会的长期合作,并在年升级为国际奥委会的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TOP)。
3天后,年北京冬奥会又迎来了猿辅导这个全新品类(在线教育)的官方赞助商,这也是在线教育这个新行业,历史上第一次走进奥林匹克。
如果说Atos的续约意味着老客户对奥运会的认可,那么猿辅导的入列则代表了是新经济公司对奥运会商业价值的兴趣。虽然已年“高龄”,但奥运会品牌依然历久弥香。
奥运会的商业化始于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当时,可口可乐公司带着箱可乐,登上了美国奥运会代表团开往阿姆斯特丹的轮船。
从那时起,可口可乐开启了长达92年、至今仍从未间断的奥运会营销历史。此后可口可乐能够在全球不断开疆拓土,建立起世界级的品牌资产,持续的奥运赞助所带来的帮助,不应该被低估。
年,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可口可乐巨幅广告
4年后,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瑞士钟表品牌欧米茄(OMEGA)成了奥运会比赛官方计时,这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商业公司参与比赛计时。
在随后接近一个世纪里,Visa、松下、IBM、通用电气、三星、联想、Intel、阿里巴巴、Airbnb等一大批顶尖企业,包括新兴地区的优秀新兴企业代表,先后加入奥运会赞助商这个高级企业俱乐部当中。
也就是说,奥运会不仅是全人类最大的体育盛会,还是一张见证全球新兴商业力量崛起,产业格局变迁、区域经济兴衰的晴雨表。
三星“弯道超车”
“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男爵为奥林匹克运动设计的愿景足够鼓舞人心,但其中也存在一个明显的漏洞:对于如何为奥运会提供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