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讲讲俩个做牛肉很厉害的人。
一个我曾经说过,就是一张银行卡上有多万存款,他做的是酱牛肉,这还只是他的副业,别看只是他的副业,一天的牛肉销量高达公斤,什么概念?如果你的体重是50公斤,那么就是20个你。
对于他银行卡多万的存款,也不是故意在我面前炫耀,只是给我看银行卡余额截图的时候,他只把最后的余额打上了马赛克,上面的余额信息忘记打马赛克了。
粗略估算,他一年的收入应该在万左右。
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利润。
没读什么书,遇到我这种既会占卜,又能舞文弄墨,关键还能帮着有效解决问题的人,自然喜欢跟我来往,什么都跟我聊,尤其是聊到泡妞的事情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给我发个不停,我心想,幸亏是隔着手机跟你沟通,若是面对面聊这些,我能被你的唾沫星子给淹没了……
他的生意为什么能做的这么好?
据他自己所说,是因为他做到了全产业链。
随着我与他的沟通深入,我就知道他不是全产业链,他生意好的秘诀就在于他用的全是进口肉,而且都是牛肩肉,可以理解为最便宜的肉系,22元一斤。
相比较于国内的牛肉,进口肉纤维粗。
仔细一看,是能区分开来的。
当然了,吃是一样吃。
因为受今年全球疫情的影响,很多人都在找项目,考察来考察去,目前被多数人公认最稳定的项目,就是养牛,这个信众有养殖基地,年出栏多头牛,做生意有些时候别光看商人口头怎么说,而要到实地去考察,这样能为你的最终决策提供有利的参考。
他给我发过他养殖基地的视频,看完我就懂了,所谓的养殖基地就三个大棚,棚内的牛加起来不到10头,原来他做的全是类似洗澡鱼性质的倒卖游戏,也就是说他从外地把牛拉到自己的养殖基地,一头牛的成本价在1万元左右,然后每头牛加价1千元再分销出去,对外宣传是自己有养殖基地,自己养牛,自己杀牛,不过他有一个对外的承诺,就是从他这里卖出去的牛,如果牛在一个月内死了,算他的。
今年中秋节前后拉了两车来卖,说是赚了70多万。
我算是调侃的问了一句,若是我养牛,你觉得怎么样?
他给了我NO。
他说,道恩师傅,您也不是外人,我跟你说句良心话,养殖行业里面,周期越长的项目,风险也就越大,牛确实是不容易死,但是说死就死了,今年春天我就拉了30头牛回来,不到半个月就死了9头,我倒腾的还是成年牛,如果是养小牛呢?那就更容易死了,所以您千万别进来。
这跟我之前提过的养殖大户M总,他俩的观点是一致的。
周期越长的养殖项目,风险越高。
10月下旬,我开始学着自己做饭菜,其中早餐我有吃熟牛肉,这个牛肉是我在天猫买的健身牛肉。
我素来喜欢吃清淡口味,即便是在国内开会,去到饭店吃饭我也会千叮咛万嘱咐服务生,菜品一定不能放咸了,结果最后上的依然是高盐菜系,再后来我就跟服务生说,我有病,一遇到高盐菜系就会犯病,求厨房放过我……
这里我跟大家科普一点,为什么要少吃盐?
例举一个大家都见过的生活场景,就是你把刚从鸡身上取下的鸡心用盐进行腌制,10分钟后你再去看,原本柔软的鸡心已经处于十分僵硬的状态了……
高盐为什么会导致心脏病、高血压,这下懂了?
而且我喜欢纯粹的食材,没有杂味,例如很多人煮牛肉又是中药又是八角又是茴香的,我对这些味道闻不惯,我喜欢吃纯粹一点的肉。
我曾经问过一位做牛肉熟食的信众,你的牛肉煮的那么好,秘诀是什么?
他问,你觉得肉好吃的定义是什么?
我说,没有杂味。
他说,是的,没有膻味,我以前去过一家做牛肉的店里试吃,我第一次去吃,我就喜欢上了他家煮的肉了,当时我就特别想知道,他们究竟是使用了什么秘方?于是我就跟老板商量,我不是你的竞争对手,我只是一个卖牛肉的,我给你5千块钱,你把秘方卖给我吧,老板娘就说,这方子要什么钱?做这个很简单的,第一步:先用凉水泡血水,第二步:把凉水煮开,第三步:把水倒掉再放凉水再煮开再倒掉,第四步:再放凉水煮开,温火慢慢的炖,就是这么简单。
我问,你卖的那些酱牛肉会不会也有类似的神秘配方?
他说,我卖的酱牛肉是属于市场流通食品,在投放市场之前是要经过抽检的,只要你用了料包来煮肉,%不合格,甚至还会被抓进去,去年我们这里就抓了几个熟食店的老板,就是因为添加了违禁成分,电影《功夫熊猫》里面不是说了嘛,所谓的祖传配方,就是最简单的,什么都不加。
自从他教了我煮肉的方法以后,我就越煮越顺手了。
可以说,我还有点煮上瘾了。
煮大骨头,煮鸡,煮牛肉,煮好后还会跟我的同事分享,他们吃过后,也说确实很好吃,工艺流程越简单,越是难以被复制。
真的毫无技术含量可言。
我让同事帮我从菜市场买来牛肉后,先用清水浸泡着,洗上几遍,然后先后煮开两次,第三次煮90分钟,待凉透以后再切,否则容易松散。
SOEASY!
而且,我做出来的肉更清淡,更好吃。
我另一个做牛肉的信众,他主要生产牛排,他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一句话,最初吃牛排是要去西餐厅,后来有了38元的东方豪客这类店,对老百姓而言,吃牛排是很奢侈的事,而如今有了淘宝和拼多多,牛排可以走进千家万户,早上给孩子煎个牛排,一定是个增量巨无霸市场,农村市场都起来了。
我还有一个信众,姓郑,我对他印象一般,主要原因,是我觉得他长的很凶,戴个小帽,留着胡子,不爱说话,当年途乐还是百万豪车时,他们就开着途乐进沙漠,当时我是去沙坡头,在吕布和潘金莲的老家吃了个羊肉泡馍,那个地方叫四十里堡,有家羊肉泡馍店很火,很多人都是慕名前往。
那时,貌似还没有酒驾这个概念,他们还喝酒。
喝剩了半瓶还送给了我,那酒是他们大队定制酒,红盖汾酒……
就这样,我们互留了QQ。
我是年才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