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某,男,43岁。年8月13日初诊。
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5~6年。
患者近5~6年反复发作口腔溃疡。近2~3个月患者觉口腔溃疡发作频繁,现有5枚溃疡点,咽部亦有1枚,吞咽时疼痛,自感疲乏,无关节肿痛,无口、目干涩,无龋齿,纳可,便调,舌红苔薄白,脉细弦略数,间有迟脉。平素喜欢经常迟睡。
中医诊断:口疳(阴虚蕴膜)。西医诊断:复合性溃疡。治法:滋阴降火。初诊处理:甘杞子20g,女贞子20g,决明子15g,玉蝴蝶8g,凤凰衣8g,蒲公英30g,北沙参20g,甘草6g,刺五加15g。14剂。
二诊:患者口腔溃疡愈,故未再就诊。近月因工作迟睡,溃疡再起。(4月12医院检:ASO、CRP、ENA、AKA、补体C3、C4,IgA、IgG、ESR正常,RF20.8IU/ml,IgM0.43mg/L)。要求配药处理:上方加甘中*15g,肿节风30g,生地*20g,川*连5g,淡吴茱萸15g。14剂。三诊:患者因某些原因未坚持服药,因溃疡亦未再发作,药服完亦未再诊。最近1周唇边发一小溃疡,纳可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平,再次要求服药。前法继进。处理:①甘杞子20g,甘中*10g,女贞子20g,决明子15g,玉蝴蝶8g,凤凰衣8g,蒲公英30g,北沙参20g,怀山药30g,甘草6g,刺五加15g。20剂。
随访患者表示溃疡好转,遂又停药。
按语:朱师辨本案例之口疳由“阴虚”所致,立“滋阴降火”辨治,获得佳效。
本案例患者6年前开始反复发作口腔溃疡,平素工作压力大,迟睡,近2~3个月口腔溃疡发作频繁,且溃疡点增大增多,吞咽时疼痛,自感疲乏,舌红苔薄白,脉细弦略数,间有迟脉。
朱师详诊此患者,认为口腔溃疡反复与工作迟睡、耗阴伤阳有关,故治宜滋阴降火为主,乃以甘杞子、女贞子、刺五加、北沙参滋阴,决明子、蒲公英清解蕴热,玉蝴蝶、凤凰衣、甘草护膜止疡。
14剂后患者口腔溃疡愈未再就诊。其后患者数次因反复迟睡、工作繁忙等原因致溃疡再起,服药皆效,惜每次病情明显好转后,患者即停止治疗,难以根治。
“口腔溃疡”临证并不少见,据笔者观察,以清热苦寒之品多用,症状虽暂缓,但患者阳虚更甚,于固本实属为难。
朱师辨治口疮经验甚丰,临证分虚实、清滋并用。
口疮属虚火者,多以补、敛为法,治实火则宜清宜下,获效甚佳。
本案例为虚火所致口腔溃疡,朱师采用温敛、滋清并用而取得显效。
另外,朱师辨治实火口疮多以*连配细辛,寒温共用,一以直折,一以发越,取效良好。
END
喜欢本文,请花1秒钟的时间把它转发到你的朋友圈里!或许有的朋友用得上!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