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家券商赴中证协上市培训
传齐鲁证券先A后H
坊间不断传出齐鲁证券借壳意愿,称其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壳,并先后与鲁银投资(600784,股吧)和金岭矿业(000655,股吧)传出暧昧关系,而另一说法是其计划以先A后H方式上市,安排行为摩根大通及瑞银等。理财周报
田小蕾/北京报道理财周报获悉,中证协于2015年4月16日上午09:00-12:00在京举办证券公司上市培训研讨会,地点是北京金融街(000402,股吧)富凯大厦B座4层。值得注意的是,中证协列出了53家参训公司的名单,一定程度上曝光了具有上市意愿的证券公司。快速扩张的资本中介业务,使得未上市成为券商发展的障碍。没有通畅的融资途径,难以在未来的券业转型大战中守住阵地。截至2015年4月15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为17356.97亿元,比去年年底增加了逾7000亿元,比今年3月底增长161%,向2万亿大关逼近。协会开会培训证券公司上市一位报名培训的券商高管告诉理财周报,此次培训研讨会培训对象包括已完成股份制改革或具有在境内、境外上市/挂牌意愿的证券公司,每家可报1-2名主要负责人。根据日程安排,培训内容包括发行上市规则介绍、已上市证券公司经验介绍、与会者交流与问答。主要由证监会发行监管部、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部、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等单位相关业务负责人及业内专家出席讲课。上述高管表示,此次培训的目的是为进一步推动证券公司补充资本、规范治理、增强实力,加快证券行业做大做强。这不是监管层第一次鼓励证券公司通过上市补充资本。去年9月,证监会要求各证券公司重视资本补充工作,通过IPO上市、增资扩股等方式补充资本,确保业务规模与资本实力相适应,公司总体风险状况与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同时,证监会鼓励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IPO上市,取消“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良好的成长性”两项额外审慎性要求,并简化有关程序,提高IPO上市监管意见书的出具效率。理财周报从北京一位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处获悉,2008年以来,券商IPO除需满足上市标准外,还需满足“最近两年内至少两项业务水平位于行业中等水平以上或者至少有一项业务收入位于行业前十”、“经纪业务、承销与保荐业务中应当至少有一项业务近两年均位于行业中等水平以上”等额外要求。53家证券公司参训,上市意愿曝光值得注意的是,中证协列出了53家参训公司的名单,即意味着,这53家证券公司属于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或具有在境内、境外上市/挂牌意愿的证券公司范围内。上述53家证券公司中,有28家股份公司,包括东海证券、浙商证券、华安证券等。另外有25家是具有上市/挂牌意愿的有限责任公司,包括齐鲁证券、平安证券、长城证券、中金公司等。在上述28家股份公司中,浙商、华安、国泰君安、中原、第一创业已经A股预披露,而东海和恒泰则处于首次公开发行辅导期,备战IPO申请;湘财证券已经登陆新三板;中纺投资(600061,股吧)则已经完成了对安信证券100%股权的收购。2014年5月在港上市的中原证券也重启了A股IPO之旅。“随着证监会对发行注册制的加速推进,中原证券迎来了回归A股的最佳时机。”中原证券董秘徐海*今年年初对外表示。中信建投感觉到了短期不能上市的压力。理财周报独家获系,中信建投高管在2014年年底协会组织的一次闭门研讨会上表示:“公司因各种原因尚未上市,短期来看也实现不了上市,所以这个时候(两融规模暴涨)公司怎么发展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特别重要的课题。中信建投在券商中最早提出永续次级债的申请,也是被逼无奈之举,元旦后公司准备尝试。”而25家是具有上市/挂牌意愿的有限责任公司中包括齐鲁证券。据理财周报了解,齐鲁证券也在积极推动公司上市。坊间不断传出其借壳意愿,称其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壳,并先后与鲁银投资和金岭矿业传出暧昧关系,而另一说法是齐鲁证券则计划以先A后H方式上市,安排行为摩根大通及瑞银等。鲁银投资已被齐鲁证券否认,但其余细节仍扑朔迷离。两融规模逼近2万亿大关倒逼券商上市根据证券业协会的统计,2014年120家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02.84亿元,其中融资融券利息收入实现446.24亿元,同比增长141.7%,占比17.14%,比去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仅次于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和证券投资收益,成为券商的第三大盈利来源。截至2015年4月15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为17356.97亿元,比去年年底增加了逾7000亿元,比今年3月底增长161%,向2万亿大关逼近。华泰非银团队认为,两融规模维持高位,预计全年日均规模1.1万亿元~1.2万亿,仍是券商业绩增长主动力。两融依旧是券商2015年的主战场,如果资金跟不上,就无法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守住阵地。“据客户反映,现在有不少中小券商都出现无资可融的现象,融资额度十分吃紧。”华北一家中型券商营业部人士告诉理财周报。如今融资额度并不吃紧的银河证券,在去年也感觉到了资金的压力。截至去年年底,银河证券两融规模排名第四,占比5.8%。2014年,银河证券给市场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但相对于中信证券(600030,股吧)、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其自营收益因为投入不大而并未迅猛增长,在牛市行情中吃亏不小。“银河证券是营业部最多的券商,客户量最大,在牛市行情中客户融资需求量就大。尽管心里很清楚如果把钱投到自营业务上公司会很赚钱,但也要先满足客户的需求,因为银河的客户结构决定其业务模式。”一位熟悉银河证券的华南券商高管对理财周报表示。除了谋求A股上市,赴港上市也被券商作为重要的补充资本金的途径。2015年4月10日,广发证券(000776,股吧)H股在港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内资券商在港规模最大的IPO。广发证券本次赴港IPO募资金额目前已接近280亿港元,若行使超额配售权,其总募资规模有望超过320亿港元。2015年3月16日,华泰证券(601688,股吧)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IPO申请;中金公司、国联证券等内地券商也先后传出启动H股上市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