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生理性病害常见的是干尖(叶尖枯萎或枯白色)、叶枯,其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防止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土壤酸化 长期大量施入粪肥、饼肥和其他酸性肥料,会使土壤酸化而引起危害。表现为韭叶生长缓慢、细弱、外叶枯黄。
防治措施:施入足够的堆肥作基肥,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但温室内不能用石灰,以免引起氨挥发。
(2)有毒气体危害 扣棚前施入大量碳酸氢铵,或扣棚后追施碳酸氢铵,地面撒施尿素、棉子饼,以及在含石灰多的土壤中施用硫酸铵,都可能使温室内积累过多的氨而引起氨害。韭菜受害后,叶尖枯萎,并逐渐变为褐色。
防治措施:扣棚前后不施入直接产生或分解后能产生氨气的肥料,施肥要适量。
(3)高温 韭菜生长适宜温度为5~35℃,长期处于35℃以上,连阴后骤晴,或高温后冷风突然侵入,都可能造成叶枯。
防治措施:及时通风,适时浇水,增施氮肥,增强韭菜的耐热能力。
(4)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剩 缺钙,中心叶黄化,部分叶尖枯死;缺镁,外叶黄化枯死;缺硼,中心叶黄化,生理受阻;硼过剩,一般从叶尖开始枯死;过量使用含锰农药造成锰过剩时,嫩叶轻微黄化,外部叶片黄化枯死。
防治措施:根外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可部分或全部解除症状。
二、韭菜病虫害防治1.灰霉病(1)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 韭菜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症状有3种,以白点型、干尖型为主,严重影响韭菜品质和产值,适宜条件下流行3~4天毁棚。棚内气温低,湿度大且气温变化大,连作年限长,浇水多尤其阴天浇水,放风不及时,偏施氮肥等易造成植株柔嫩,发病就重。
(2)防治措施 每m2用20%速克灵烟剂~g分散点燃,关闭棚室,熏蒸一夜。用6.5%万霉灵粉尘,每m2用1kg,7天喷1次,晴天可用50%利霉康0倍液,或用40%施佳乐悬浮剂倍液,或50%扑海因或50%速克灵0倍液,或百福得0倍液喷雾,7天1次,连喷2次。
2.疫病(1)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 韭菜疫病尤以假茎和鳞茎受害重,同时根、叶、花薹等部位均可受害,一般多在中下部发病,造成根、茎、叶下部变褐且软腐腐烂,病菌卵孢子在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传播。露地韭菜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发病,7月下旬进入发病盛期,8月上旬达发病高峰。温室内如湿度较大也可发病,一般在12月后开始发病。
(2)防治措施 5%百菌清粉尘,每m2用药1kg,7天喷一次。发病初期用72%普力克倍液或安克倍液,72%杜邦克露倍液或DTM倍液灌根或喷雾,10天喷灌1次,连喷2~3次。
3.韭蛆(1)为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韭蛆叫韭菜迟眼蕈蚊,在北方地区一年发生四代,幼虫钻食韭菜的地下部分,轻者使大量韭菜黄叶,重者成片死亡,4~5月上旬发生第1代,5月中旬~6月发生第二代,7~10月发生第三代,10月下旬~来年4月发生第四代,每年韭蛆有两个危害高峰,即保护地掀棚后4~5月份和秋季9月中下旬~10上旬,也是重点防治时期。
(2)防治措施
①诱杀成虫。按糖、醋、酒、水和敌百虫比例为3∶3∶3∶10∶0.5配成糖酒溶液诱杀,每m2放1~3盆,随时添加,保持不干,诱杀种蝇成虫。
②喷杀成虫。成虫盛发期,顺垄撒施2.5%敌百虫粉剂,每m2用2~2.5kg或在上午9~11时喷洒40%辛硫磷0倍液或25%敌杀死2倍液。
③灌根。每年4~5月上旬,7月、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防治,重点是春秋两次灌根。每m2用48%乐斯本乳油mg,或40%毒死蜱mg,或20%韭保净0mg,或辛硫磷0mg,加水适当稀释后随水均匀浇灌。
三、韭菜草害韭菜田杂草主要有单子叶杂草(牛筋草、狗尾草等)、阔叶杂草(马齿苋、反枝苋、铁苋菜、旋花草等),如不及时处理,可严重影响韭菜生长或毁种。
防治措施:出齐苗后及时拔草2~3次,或播后苗前每m2用33%施田补~mg对水30~50kg,均匀喷雾。新根韭菜于出芽前除草。用33%除草通乳油,每m2用~mg对水喷雾,有效期45~50天,或用48%地乐胺乳油每m2用量mg,施药后浅中耕使药剂与土壤混合,有效期30天。当萌芽后韭菜地发生草荒的可用50%利谷隆可湿性粉剂,或25%除草醚乳油每m2用量~0mg对水喷雾。老根韭菜抗药性强,韭菜每次割后伤口愈合,每m2可用48%氟乐灵乳油~mg,或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g,33%除草通乳油~mg,25%除草醚乳油mg,48%地乐胺乳油mg,50%除草剂1号可湿性粉剂g。上述药剂,任选1种,进行土壤喷雾,或用20%除草醚微粒剂1.25~1.5kg拌细土20~30kg撒施,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觉得有用,请在下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