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腾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太原南沙河琐忆
TUhjnbcbe - 2024/7/15 20:59:00
治疗白癜风那里最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
南沙河蜿蜒向西,流经并州北路,和海校打一个错身,继续西去。上个世纪90年代初,这里岸边还是夯土和秸秆建造的土坯房,河滩里长着各种野草,间或有人开垦河里的地,一派乡野风光。我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从并州北路南沙河桥路南往东,依次是一大片平房,省武警总队家属区,一个大杂院后门,往东是几百米的围墙,荒荒落落没有人烟,一直到东岗路。往东走一里地,过了建设南路是铁道,再走就是往双塔寺和东山的路了。南沙河是一个生态系统。并不干净的河水滋养了各种草木,远远看去,河道就像一条绿色长龙,涵养了蚊蚋虫蚁栖身其中。顺着土坝堰爬上来的是葎草,我过去一直以为是爬山虎,这东西生命力极强,叶片和藤蔓把坝堰铺得厚厚实实,仿佛一寸阳光都舍不得遗漏,一直爬到土路边,嫩绿的新蔓昂着头,得意地窥伺着路人。它的茎部遍布触手,粘性很强,很容易挂在裤脚上,不小心还会把皮肤拉出红道道,又疼又痒。后来听说它又名拉拉秧,暗指人粘乎,与别人拉扯不清,寓意十分形象。水蓼,顾名思义,长在水边,一片一片的,高一米左右,茎是红色的,像竹子那样一节一节的,顶上开一串串粉红色的花。宛风吹来,一枝枝粉红穗子随风摇曳,颇有一番风致。不过蓼花的档位似乎不入流,始终跟梅兰竹菊牡丹莲花几大名花相差甚远。古诗词里写蓼花的,基本都是抒发田园野趣、孤独寂寥,还有个把野去处,比如《水浒传》梁山泊的宛子城、蓼儿洼,看样子也是因为水蓼而得名。蓼花,就以这样的档位流传了下来。有时候我在想,黄巢能把菊花写得那样瑰丽雄伟,什么时候我能为蓼花出出头呢?河滩还生长着不少野草:苍耳,蒲公英,野灰菜,狗尾巴草,牛筋草,野蒿子,很多都是后来才知道学名的。还有一种野草一米来高,紫黑色果实几个结在一起,比绿豆大点,吃进嘴里酸酸甜甜。那个时候,虽然城市里独生子女已经比较普遍,不过基本还是散养,小学阶段除了上课、写作业就是玩,不会有太多管束。常常是中午吃了饭就结伴去河滩疯玩,逮蚂蚱,扑蝴蝶,摔跤打斗,捋榆钱吃,临走还要拿几个苍耳或者蝗虫,到校后轻轻地从女同学颈后放进去,随着乍然一声惊叫,几个臭小子都逃不脱老师的一顿臭骂或者罚站。当然,作为先进代表的少先队员,我们还是干了不少正事,比如点火烤红薯。秋冬季节,水落石出,河滩也失去了往日的葱茏,一片草枯沙黄衰飒景象。这时候在河滩挖个坑,里面垫些干草,再把红薯放进去。注意不要用个头太大的红薯,否则不容易熟。点火后就地取材,寻干草来烧火,中间再把红薯翻转几次。如果有木头、报纸之类的燃物就更好了,有个家住河岸的同学,为了烧火方便,把家里攒了两年的日报烤了红薯,现在想来真是焚琴煮鹤,罪过罪过。但这样坑烤草烧出来的红薯特别鲜美,不但比蒸出来的好吃百倍,就是街边炉烤的也不能与之相比,那是我至今吃过的最美味的红薯。后来一个小学同学考上了山大附中高中,给我寄明信片祝贺新年,还念念不忘当年并肩点火烤红薯,真是苟富贵无相忘。穷人的乐趣,就是这么简单。进入初中后,虽然没有奔走于各种补习班,但也面临着升学、择校的压力。父母的企业效益每况愈下,每月几百块钱工资逐渐难以为继,不得不靠打零工、做小生意补贴家用。这些境况和压力,让我心中总是蒙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郁结和压抑。这时候到河边走走,那股略带腥味的河风夹着泥土和野草的味道扑面而来,还有沿岸平房烧柴做饭的味道,看看那些不拣条件野蛮生长的野草,仿佛恍然置身桃源,换了人间。再捡起两块石头,把臂抡圆了尽力扔向河对岸,像赵云跃马挺枪杀入重围那样叱咤两声,心境就开朗多了。穷人的解脱法,也是这么简单。还有一次,在一个斜晖脉脉的黄昏,沿着河岸踱着步子,对岸悠扬的曲调顺风而来。记不清是笛子还是单簧管,只记得演奏家显然还未达炉火纯青,曲子吹得断断续续不甚连贯,和潺潺的流水声互相伴奏。渐渐地,夕阳从倒映在河水中,慢慢地坠下桥身,河对岸也从朦朦胧胧逐渐归于黯淡。演奏家仍然在一丝不苟地吹奏,我在对岸听得如痴如醉,一直不忍离去,生怕错过这醉人的瞬间。穷人的“艺术”,还是这么简单。南沙河也有令人生畏的时候。雨季山洪爆发,浑黄的河水拍着浊浪从东山汹涌而下,横漫过东岗路,淹没了全部河滩,两岸坝堰间都成了行洪通道。那个时候,坝堰两边的土路仅宽两三米,而且没有防护栏,如果不小心滑下河道,指定得被大水冲走。河北岸葡萄园附近的土堤坝,经不住洪水的疯狂噬啮,被冲开了个大口子,把沿岸住户的土房也冲垮了一角。记得他们投放了不少沙袋,后来又重筑了那段堤坝。淫雨过后往往是大艳阳天,这时河水又恢复了温驯的模样,只有河滩的黑色淤泥和倒伏的野草,在诉说着洪水的无情摧残。长大后来了北京。北京的河很多,很有历史,也很有名,像长河、金水河、菖蒲河、凉水河等等,有的在皇宫内院,有的是皇帝御河;环境也很好,据报道,对水质要求极高的鳑鲏也现身河中。可儿时在南沙河的那段野趣和情怀,二十多年过去了,却再难寻觅,更难以忘怀。

来源:太原道

发布:中国经贸融媒体中心

责编:无墨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原南沙河琐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