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重投中资股ETF 支撑港股中线向好
7月29日消息,据香港经济报道,总理李克强明确增长底线论发挥效用,环球上市的A股ETF重新吸资,消息传出后4天累计吸资约4亿港元,初步显示有外资来"捞底",支持中资股短线走势。
不过,国际大型基金则对中国增长的看法仍有保留,影响中线动力。
近期环球中资股ETF资金流向,可分为3个主要阶段。中港股市自6月25日至7月9日见底反弹,同期环球中资股ETF录得资金净流入约4亿元,并以内地资金为主。
受惠"底线论" 走资45亿后止血
其后是7月9至22日,李克强提出"底线论"何在,由于市场仍估计底线及忧虑经济减速,期内中资股ETF走资达45亿港元。
直至上周传出李克强经济座谈会讲话内容,走资趋势喘定,分析指李克强明确增长底线目标及响应外资对中国硬着陆的忧虑,消息传出后4天,环球中资股ETF重新净流入约4亿港元。
分类表现中,除了X安硕A50中国吸资3亿港元外,在德国上市的沪深300 ETF亦吸约3亿元,至于在法国、台湾及韩国的中资股ETF亦见吸资;另外,全球第二大并于美国上市的中国大型股ETF仅轻微走资,故大额走资形势急剧扭转。
贝莱德看淡 瑞银:难吸巨资来华
但大型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继续投不信任票。贝莱德环球多元资产入息基金经理Andy Warwick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早于2月已沽清其中国市场的持仓,中国正经历2008年起危机爆发后美欧银行相继经历的阵痛期,随时历时三、五数年,不认为市况已充分反映中资银行的潜在问题。
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首席投资总监浦永灏亦认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看法仍比较淡,因为经济未有根本的改善,在欧洲及日本市场仍"平一些"之下,暂难吸引环球资金大幅流入中国。
有亚太区基金经理指出,"早前见到有资金配置转入来,冀望流入趋势能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