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泰山区泰安市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概览 [复制链接]

1#

泰山区,作为泰安市的辖区,地处泰安市中部,紧邻巍峨的泰山。其东、西、南三面与泰安市的岱岳区相邻,北部则与济南市的历城区、长清区相接。这个区域的地理坐标范围在北纬36°05′至36°20′之间,东经7°03′至7°3′之间,南北长约28千米,东西宽约24千米,总面积达到.8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泰山区位于泰(安)莱(芜)向斜盆地的西部边缘,北靠泰山,南临大汶河,整体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是泰山风景名胜区,这里山峦叠嶂,幽谷深邃,海拔超过米,而最高峰泰山玉皇顶更是达到了.7米,成为山东省的巅峰之作。西南部则是起伏的低山丘陵,海拔介于70至米之间。东南部则是大汶河冲积而成的平原,地势相对平坦,海拔约30米。而中部则是泰山山前的冲洪积平原,海拔也在米左右。

气候特征

该区域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春季干燥少雨,夏季则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则寒冷雪少。

植被条件

泰山区以次生植被为主,包括耕地和林地。其地带性植被由阔叶落叶林和温性针叶林组成,其中松类和栎类是主要树种。针叶树种如油松、侧柏与阔叶树种如麻栎、栓皮栎等共同构成了这里的丰富植被。此外,还有刺槐、毛白杨、泡桐及各种果树等树种。整个区域的林木覆盖率达到了47%,植被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其中自然植被与人工植被的比例为4:59。

草木植物方面,以杂草为主,它们广泛分布于各个海拔区域。在海拔米以上的地带,主要生长着羽毛草、鹅冠草、羊茅等植物;而在至米之间的干燥处,则生长着狗尾草、狼尾草、黄背草、野菊、牡蒿、沙参等;至于米以下的地区以及田间和河边,牛草、虎尾草、牛筋草、白茅草、蒲公英和苦莴苣等则是主要的生长植物。

自然资源

水资源泰山区的水资源主要依赖于大气降水。该区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毫米,地表水资源量也相当可观,平均达到万立方米。然而,该区的地下水资源则相对较少,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万立方米。在扣除地表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部分后,全区的水资源总量仍相对充足,但考虑到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需求,该区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立方米,远低于泰安市、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平均水平,显示出该区水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土地资源截至年末,泰山区的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耕地:总面积为.97公顷,即2.98万亩,其中水浇地占绝对优势,面积达到.03公顷,占95.63%。旱地则相对较少,仅占4.37%。园地:总面积为.64公顷,即4.24万亩。以果园为主,面积达到.38公顷,占园地总面积的94.79%。茶园和其他园地则分别占3.3%和.90%。林地:该区拥有广阔的林地资源,总面积达到.76公顷,即22.78万亩。这些林地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提供木材等原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乔木林地占据了49.64%的份额,达到.50公顷(.3万亩);而其他林地则占到了50.36%,面积为.24公顷(.47万亩)。在草地方面,泰山区仅有56.24公顷(0.23万亩),全部归类为其他草地。此外,该区还拥有6.60公顷(0.0万亩)的湿地,这属于“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内陆滩涂等7个二级地类。在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方面,城市用地最为突出,占据了54.24%的比重。同时,该区还拥有一定面积的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为区域内的交通和水资源利用提供了坚实基础。泰山区境内植物资源丰富,涵盖33科、属,共计个种、68个变种、3个亚种、8个变型以及20个栽培变种,其中野生种多达84个。在植物门类上,蕨类植物占据3个科、2属和49种,而被子植物则囊括了5科、属和84种。具体来看,木本植物有68科、67属和种,其中乔木、灌木和藤木分别占据44科、83属和种;36科、72属和84种;以及科、6属和32种。此外,该区还拥有20余种兽类和40余种鸟类,留鸟、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的比例也各有分布。

在矿产资源方面,泰山区同样表现出色,已查明的矿种多达种,总储量高达亿吨。主要矿产包括泰山花岗石、辉绿岩、蛭石、滑石等,同时还有河砂、砖瓦粘土、石灰石等建材资源,以及矿泉水、地热等能源矿产。此外,油页岩和金等矿产也为该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